理论研讨

上海五角场:让知识产权保护在社区扎根

2014/3/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789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如何在社区这个“城市细胞”中站稳脚跟?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五角场社区,所见所闻深有感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五角场社区作为杨浦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依托城区综合管理“大联动”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社区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试点工作,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知识产权意识,扎实推进区内文化市场规范经营。数千居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让五角场社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落地生根,为该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 

  在老上海人的心目中,五角场曾因位置偏僻、棚户云集而被称为典型的“下只角”。如今,这里商圈、高校林立,高新科技园区拔地而起,成为与徐家汇并肩的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辖区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为五角场社区的知识产权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从2012年11月开始,基于社区属地化管理模式更加能够提高知识产权市民意识的考虑,五角场社区成为上海市社区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多年来,五角场一直是侵权盗版的‘重灾区’,国年路、叶氏弄等街道更是非法游商摊贩的聚集地。”据五角场社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王凡介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五角场社区在杨浦区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协助下,共出动人员6840人次在重点区域内开展固点守护、街面巡逻等工作。通过有效的管理,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周边的不法摊贩数量已大为减少,积聚于国年路多年的非法出版物游商摊贩基本消失。 

  “以前,派出所、工商、城管、街道综治社保队、文化市场巡查队等执法单位分头管理,如今这些部门全都统一到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工作体系下,畅通信息渠道,形成整体合力,联勤联动处置各类问题。”在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王凡每周都召开工作例会,了解区内知识产权相关整治工作进展。每月初,街道还会对各部门及各居委会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季度奖励和年底考核挂钩,各部门的积极性也因此而充分调动起来。 

  在通过“大联动”工作平台积极整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同时,五角场社区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提高辖区居民对知识产权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让知识产权意识在社区民众心中生根发芽。在五角场,记者发现,由辖区内商圈企业、高校、部队、科技园区等组成的“魅力五角场”文化联盟,承办了大量知识产权文化巡展和主题宣传活动,受众从社区居民拓展到企业职工、高校师生、部队官兵,使知识产权意识在辖区的影响力空前延伸。 

  “试点工作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懂知识产权,为此还专门参加了培训学习。”王凡曾经是一名警察,后来调到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负责社区综合治理,他和很多辖区居民一样,经历了对知识产权从认识到了解的过程。“现在说起专利、商标、著作权,我都能讲出点名头来。” 

  据王凡介绍,五角场社区为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投入了数万元经费,制作了一批海报、宣传簿册、展板、易拉宝及视频短片等宣传材料。“现在就连小区里的大妈出门买菜提的都是‘提高全民意识,保护知识产权’的购物袋。”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推进,试点区域的社区居民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占道设摊销售、兜售侵犯驰名和著名商标、涉外注册商标商品和违法音像制品、报刊书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侵犯知识产权的售假窝点明显减少。”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秘书长、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其他区县推广试点社区的工作经验,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适时有选择地开展社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共同营造社区乃至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就没有基础和保障。”正如吕国强所言,开展社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对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如今的五角场社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形象工程,更融合到城区综合管理的“大联动”平台中,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一项必要工作。我们期待,在市、区知识产权局的重视和支持下,上海五角场社区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工作体系的完善取得更大的进步,成为该区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可以倚仗的有生力量。 (知识产权报 记者 王宇)

维权案件

维权顾问

    没有相关新闻